据悉,为顺利开展机器人带电作业试点工作,该公司提前一个星期筹划,包括了解机器人带电作业技术、设备性能参数,反复选点,调配计划等工作。在传统带电作业方式中,作业人员需要穿戴厚重的绝缘服,在高压电场中手动操作绝缘遮蔽、绝缘篷布的隔离、验电安全措施等,工作强度高、风险大,受天气、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,此次采用的机器人带电作业技术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模式。作业人员仅需在地面操作平板电脑和斗臂车,不需要冒着触电风险,让“机器代人”成为现实。
据了解,该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融合仿真建模、视觉识别及运动控制三大核心技术,主要由一台协作机械臂和一台户外专用机械臂组成,机器人由抓手、升降平台、遥控器等模块组成,可以通过视觉定位、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剥除绝缘层、抓线、双臂协同穿线等动作。该机器人采用双臂人机共融、协同作业的方式,通过作业人员在下方操作机器人进入作业位置,下达操作步骤指令。机器人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、视觉力觉感知,实现作业点位的精准识别、实时建模与作业力量的精准控制。从锁定目标到完成任务,机器人全程动作行云流水,实现作业人员和机器人的高效协同。
该公司运维检修部贾维瀚介绍道,“此次配网机器人带电作业成功落地并开展多场景探索,实现了配电网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实质性突破。”传统的配网带电作业长期面临“高空、高压、高难度”三重挑战,带电作业需要两名人员背负30公斤的绝缘装备,在6米高空以毫米级精度协同操作,这对电网高空作业人员的精神和体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应用,保障了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,有效提高了配网智能化检修的工作效率。本次机器人带电作业试点的成功,大幅提高了公司电网运维的安全性和效率,为数智化运检奠定坚实基础。
下阶段,该公司将持续推进电网智能化、自动化转型,充分发挥机器人带电作业优势,尝试开展带电旁路双回路搭接、修剪树枝等高难度作业。通过开启带电作业智能化应用新时代,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、可靠、优质的电力服务。